2022-07-31 00:20:02
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离开陕北前往西柏坡,于1948年4月13日与朱德、刘少奇会合与河北平山县,后转往阜平县城南庄,准备去苏联会见斯大林,后由于战事吃紧等种种原因,未能成行。
在这里,胸怀全国各战场战况的毛泽东虽然暂住此地,但处理了不少关键的历史大事件。比如说在城南庄召开了书记处扩大会议,听取了粟裕暂不过江,在江北打大仗的建议,为后来的淮海战役奠定了基础,还有让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线,置沈阳、长春之敌于不顾,出兵锦州一线等等重大决策。
但同样在这个隐蔽、安静的小村庄,毛泽东也遇上了针对他自己最疯狂、最危险的刺杀行动,可谓千钧一发、险到毫巅。
城南庄之前就是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地。以前的国民党军统,现在的“国防部保密局”保定站,专设有阜平潜伏小组,专门针对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开展工作。
军区管理处香烟厂厂长孟宪德,已经被秘密发展为保密局情报员。孟宪德又把军区首长小灶司务长刘从文拉下水。
毛泽东、周恩来和任弼时刚到城南庄,第二天就被刘从文报告给了孟宪德。第三天,这个重大情报就送到了阜平潜伏小组组长刘其昌手中,并立即报告了保定站站长曹亚夫。
此时,曹亚夫刚刚收到保密局局长毛人凤的电报,命令他密切掌握晋察冀军区动向。接到毛泽东等人到达阜平县的消息,曹亚夫十分兴奋,从早就策划暗害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的计划,升级为暗害中国共产党首脑毛泽东。
刘从文直接负责军区首长的伙食,此刻不惜一切代价开始给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首长制造下毒机会。
可是,毛泽东的警卫员相当负责,伙食和熬制中药的时候厨房片刻不离人。中央核心领导人的到来,让聂荣臻司令员更加小心和警觉,毛泽东的中药他都要亲口尝试,刘从文下了毒的鲫鱼,他非要先养两天,结果全都死了……
下毒不成,蒋介石命令华北剿总派飞机轰炸。
国民党军的飞机开始在阜平县附近低空搜索,气浪吹倒了高粱杆,声浪震破了城南庄的窗户纸,但就是不能确定毛泽东的住处。
毛人凤亲自飞到了北平,可华北剿总空军司令徐良康也拿不出办法。毛人凤不甘心,又飞到保定,还是保密局保定站站长曹亚夫想出主意,由刘从文在地面指示目标方向,引导飞机精准轰炸。
电台联络、点火示意、摆放图案等等,各种方法都难以落实,最后还是空军一个飞行员出了一个高招。
1948年5月18日清晨,司务长刘从文赶着马车出去采购,当路过毛泽东居住的小院时,偷偷撒了一些东西……
军区首长聂荣臻、赵尔陆等人正在吃早饭,突然听到飞机的轰鸣声。
聂荣臻立时感觉不对,过去敌机轰炸很少是在早晨,出屋观察,只见一架侦察机在城南庄上绕了一个圈子后,又很快飞走,这与过去敌机反复侦查的方式不同。久经战阵的聂荣臻立即下令防空,所有人马上进入防空洞。
一向晚睡晚起的毛泽东此时还在睡觉。穿着睡衣的毛泽东被叫醒后并不着急,按老习惯,先抽根烟再说。卫士李银桥劝和江青都在劝,毛泽东就是不动,他经历的轰炸数不胜数,根本不在乎。
此时,两架B—25轰炸机飞临城南庄上空。飞行员从上往下看,地面三处反光点围着一处小院。原来,刘从文按照要求,用碎玻璃渣反光来标示毛泽东的住处。
第一架飞机俯冲,丢下三颗重磅炸弹。紧接着,第二架飞机又俯冲丢下两颗。眼见毛泽东的小院笼罩在火海硝烟之中,国民党飞行员怀着胜利的喜悦返航……
而此时的毛泽东已经安然无恙地在山后的防空洞里抽烟了。
原来,见毛泽东迟迟不走,聂荣臻索性命令几名卫士强行架起毛泽东,出门后放上担架,飞跑进了防空洞。
防空洞里,聂荣臻见劝不动毛泽东的江青早已自己到达,实在憋不住出声责怪:“主席还在屋里,你不该先走!”江青哑口无言。
敌机飞走后,返回的人们看到毛泽东的住房门口被炸了一个大坑,屋里四面墙壁被炸出很多大洞,家具、被褥基本被毁,几乎没有什么完整的地方。
如果毛泽东没有及时转移,后果不堪设想。
“如此精准的轰炸,必有内奸!”
聂荣臻命令保卫部门立即开始侦查。一直到半年后北平和平解放,华北军区情报机关截获敌阜平潜伏小组发往保密局的电报,才获得刘从文通敌的确凿证据。
随即抓获孟宪德后,此重大案件遂告侦破,经聂荣臻批准,在北京永定门刑场将刘从文、孟宪德处决。
此案在二十年后,由江青在中共中央八届十二中全会简报上说道:“1948年毛主席住在晋察冀军区时险些遇害,就是有人阴谋暗杀,指挥敌机轰炸的电台就设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破案后又杀人灭口。”
这等于诬陷聂荣臻暗害毛泽东!
但此事的亲历者毛泽东知道是谁真正保护了自己。所以,江青的挑拨没有成功。
城南庄遭遇轰炸的当晚,中共中央立即要求毛泽东转移至西柏坡。转战陕北前,中央就做出兵分三路的布置:五大书记中的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带领中央前委转战陕北;刘少奇、朱德带领中央工委东渡黄河去河北。
转战陕北凶险莫测,如前委遭遇不测,就由工委主持大局。如果前委和工委都出事,还有叶剑英、杨尚昆率领的在山西的中央后委。
思前想后,毛泽东当晚决定先转移到距城南庄二十多里的花山村,九天后的1948年5月27日,才到西柏坡与刘少奇、朱德会合。五大书记聚首,波澜壮阔的三大战役先后展开。
比城南庄还小很多的西柏坡,成了中国共产党指挥全国各大战场发起改天换地之解放战争的神经中枢。
血战砥平里——从宏观角度把朝鲜战争的攻防转换,一次性整理清楚
林彪笑入平津:“我不入关还是无敌之将,一入关就成了汉贼曹操”
这个外国人的名字已成了一种中国精神。提起他,我们都该肃然起敬
刘伯承一系列的“神走位”,把淮海战役推到了战略决战的层面
站在真实的历史角度看《大明王朝·1566》中的几个重要人物
志愿军是怎样让对手见识到——谁才是战术大师和世界轻步兵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