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推网

伟伟道来 俄乌战局第二十二天:拜登财大气粗,普京穷且益坚

2022-03-17 11:11:50

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 https://www.td010.com

资料图

经济观察网王义伟/文2022年3月17日,俄乌战局进入第二十二天。

此前一天,美国时间3月1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迎来了他开战以来最高光的时刻。他以视频方式在美国国会发表了演讲。演讲时,美国参众两院议员集体起立鼓掌,现场气氛热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在主持暖场时带领全体议员高喊:“荣耀归于乌克兰(SlavaUkraini)”“光荣属于乌克兰(GlorytoUkraine)”。演讲的最后,泽连斯基用英文直接向美国总统拜登喊话:“成为世界的领袖,就是成为和平的领袖(beingtheleaderoftheworldmeanstobetheleaderofpeace)”。

泽连斯基演讲之后,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增加8亿美元军事援助。加上之前宣布的2亿美元,一周之内,美国向乌克兰提供了10亿美元的巨额援助。

与拜登的财大气粗相比,俄罗斯总统普京可以说是穷且益坚。

美国西方的制裁给俄罗斯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压力。为此,3月16日,普京召开了一个社会经济稳定工作会议,签署了关于保障社会经济稳定和保护居民措施的命令。在发表讲话时,普京指出,在西方制裁之下,俄经济金融领域、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俄不仅有效应对挑战,而且为经济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普京图片来源:新华社(资料图)

普京的讲话透露了两点重要的信息:第一,由于美国西方的制裁,过去三周,俄罗斯国内新增消费需求超过1万亿卢布。普京要求生产商和供应商应努力避免出现短缺。第二,普京解释了为什么俄罗斯军队的行动超出了顿巴斯地区的范畴。他说,特别行动开始时,俄方曾要求基辅当局不要参与敌对行动,从顿巴斯撤军。“而他们不想这么做,这是他们自己的决定。真实情况不可避免地出现。”普京强调,如果俄罗斯军队只在顿巴斯作战,将不能消除(来自乌克兰的)威胁。

关于此次特别军事行动,普京总结说,特别军事行动进展顺利,正在按计划执行。俄军虽然接近基辅和乌克兰其他城市,但是没有占领乌克兰的计划和目的。

拜登添柴火,普京稳阵脚,战争在继续,伤亡在扩大,谈判在进行。这就是俄乌战争的现状。

在谈判方面,进程明显加快,一些内容也若隐若现地透露出来了。

俄罗斯媒体透露,乌克兰政府已经在谈判中提议,将乌克兰转变成类似于瑞典或奥地利那样拥有军队的中立国。今日俄罗斯(RT)在3月16日发出的英文报道中还特别提到,奥地利在1955宣布成为中立国,瑞典则一直宣称自己是中立国。

这个消息随后被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里亚克否认了。他表示,乌克兰不能接受瑞典或奥地利中立模式,中立只能是“乌克兰式”的。

乌克兰和俄罗斯国旗资料图

虽然否认了瑞典或奥地利模式,但可以确认的是,乌克兰已经同意保持一个中立国地位。

此外关于军队的问题,有消息称,乌克兰希望保留自己的陆军和海军。这个消息有两个看点:第一,如果乌克兰真是这么希望的,是否意味着乌克兰放弃拥有空军。第二,俄军现在的进攻路线,几乎就要将乌克兰的海岸线全部拿下。如果俄方拒绝从海岸线撤军,就意味着乌克兰事实上成为一个内陆国家,就没有必要拥有海军了。乌克兰希望保留海军,是否包含着确保俄军从海岸线撤走的意图。

还有一个关键的谈判内容,就是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问题。乌克兰成为中立国,不但需要俄罗斯作出保证,不再对其进行攻击,也需要其他国家作出保证,如若遭到俄罗斯的再一次进攻,会提供保护。这样的话,是否意味着美国也会参与到谈判中去呢?

接下来俄乌局势会向哪个方向发展?

笔者的预判是,俄乌双方达成一揽子协议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更有可能先就停火达成协议。因为前一段时间的战事证明,攻城、守城,对俄乌双方而言,都是不能承受之重,都快要打不动了。

这是笔者的预判,也是笔者的期望。

先停火吧。

不要再有伤亡了。

王义伟,经济观察报部门主任,经济观察报海外部主任,台海问题专家,长期关注民营经济、国际经贸和反倾销,对宏观经济也有深入观察。

延伸阅读:

专家:美国想挤压俄罗斯生存空间但没想到俄罗斯会出兵

3月16日,俄乌冲突进入第21天。北京时间3月15日晚,乌克兰人民公仆党议会党团主席阿拉哈米亚宣布第四轮俄乌谈判恢复。此前,在第四轮谈判刚开始时,乌方代表团成员曾表示,目前双方沟通困难但仍在继续,谈判后第二天,泽连斯基签署总统令,延长乌克兰战时状态。

从最开始俄罗斯的“闪电战”,到如今的多轮谈判,俄乌局势进入僵持阶段。近日,美国在乌克兰大量生物实验室的曝光,白宫方面要求其他国家制裁俄罗斯,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在僵持不下的俄乌冲突背后,有着怎样的大国博弈?美国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角色,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国际关系学博士马立明。

封面新闻记者:近日,普京宣布,俄罗斯在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将全面完成既定任务。与此同时,俄乌第二轮会谈结束,双方达成临时停火协议。您怎么看到双方的屡次会谈,以及俄乌局势取得的这一突破性的进展呢?

3月10日上午,在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中)参与下,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左一)、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右一)在土耳其南部城市安塔利亚郊外举行会晤。新华社发

马立明:我认为所有的战争都是外交的延续。俄乌之间,或者是美俄之间有些外交方面对话无法进行,普京因此采取了特别军事行动,以便能获得更多的谈判筹码。普京无疑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因此他要将意志贯彻到底。

谈判开始,俄罗斯提出了几个要求,如乌克兰的中立、去军事化、去纳粹化等,但是乌克兰也不甘示弱,要求俄罗斯撤出克里米亚。双方反复磋商,谈判也一波三折,双方还在寻找最大公约数。所以现在的情况就是双方以战促谈。

封面新闻记者:目前俄乌局势进入谈判僵持阶段,您认为原因何在?俄罗斯作为综合国力远胜乌克兰的存在,是哪些原因让其坐在谈判桌前?

马立明:很多人以为,按照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结束战事。但事实上,沙盘演练是一回事,真正打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普京既要精确地摧毁乌克兰的军事目标,也要很大程度上避免平民的伤亡,所以存在一定顾虑,这延缓了俄军的推进。

这是2月24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拍摄的俄总统普京发表电视讲话的画面。普京当天宣布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新华社发

一开始,俄罗斯是采取“闪电战”的模式,也打得很快,在进入乌克兰的头三天,俄方已经是控制了整个战场局势,摧毁了乌克兰大部分的军事力量了,从这个角度,可见俄军的军事行动效率,以及打击力度,还是令人侧目的。

但乌克兰缓过神来之后,抵抗力量也在形成,乌方战场进入到了巷战阶段。俄军效率因此大大减缓。

此外,西方国家统一对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体育等方面的制裁,也让俄罗斯非常的难受,在这种状态下的俄罗斯,是需要坐在谈判桌前的。

封面新闻记者:据了解,美方公布了乌克兰境内有26座拥有绝对控制权的生物实验室,这也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在您看来,美国在这个时间节点披露出来此信息,意味着什么呢?

马立明:如果这个消息属实,可以说明,美方军事力量早已渗透到乌克兰的内部了,虽然乌克兰还没正式加入北约,但可以看出泽连斯基的政府是亲美的。首先泽连斯基,他是犹太人;其次泽连斯基背后的这个资本家,叫克洛莫伊斯基,也是个犹太人,曾流亡到以色列,并跟当地犹太集团有着比较密切往来,克洛莫伊斯基虽然流亡在外,但是他一直都是控制着整个乌克兰的媒体,甚至亲自参与了《人民公仆》的剧本制订。这才有了泽连斯基从一部讽刺喜剧中总统,短短时间成为真正总统的魔幻过程,这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系列精心策划的结果。

另外,美方军事力量深入乌克兰,这也是完全可能的。不排除美乌之间有一系列暗地里的军事合作,美方以科研或公益为由来到乌克兰进行生物实验。如果这样,那就意味着泽连斯基政权与美国存在深度的交易了。

封面新闻记者:据报道,美国发言人称,如果中国不参与对俄罗斯的制裁,美国将会采取报复性措施,您怎么看这一问题?

马立明:美国这种做法是非常傲慢的。美国的外交政策源于其在国际社会中的霸权主义,或者说是一种单边主义,多年来已经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这个习惯不仅是对于中国而言,对于其他的西方国家,如加拿大、英国或者欧洲小国而言更是如此。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3月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制裁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有效途径,中方坚决反对美方任何形式的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封面新闻记者:您认为,俄乌冲突的背后,有哪些大国博弈?

马立明:如果把俄乌冲突放在一个宏观历史环境中来讲,这实际上是冷战的延续。北约是冷战的产物,最开始是针对苏联,苏联解体以后,北约本已完成了历史使命,就该解散了。但问题在于,北约一直都没有解散,反而不断吸纳新成员国加入,以此扩张其势力。这让我想起布拉格峰会前,有人讥讽说,会议的主题应该定为“北约已死,北约永生”。

我的理解是,“北约已死”意思是指,从前针对的苏联的旧北约因为苏联的解体不复存在了,“北约永生”言下之意是,只要俄罗斯存在,新的北约就存在,俄罗斯一直被当做它的假想敌。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北约进行了“东扩”,在此过程中,俄罗斯一直是被打压的对象,北约希望进一步“肢解”俄罗斯。针对北约东扩问题,俄罗斯进行过多次外交斡旋,但都无功而返。这也迫使俄罗斯采取行动。就像美国学者米尔斯海默所说,你总是拿着木棍去挑逗熊,不要指望熊会无动于衷。

封面新闻记者:您认为美国又在俄乌战争中扮演什么角色呢?

马立明:美国呈现了战略上的倾向,但是尚未做出实质性的行动。美国对自己既得利益算的精明之处在于,它可以怂恿乌克兰去冒犯俄罗斯,但并不会真正把自己卷入到战争的局势当中。

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就乌克兰局势发表讲话。新华社发

这其中也有一些原因,美国受疫情的打击很大,需要时间进行恢复。尤其是现任总统拜登的风格,总体来讲还是比较保守的。此外,从美国在阿富汗方的撤军行动可以看出,美国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做减法,而不愿意做加法。

但这并不代表美国就是无辜的,实际上它扮演的是地缘政治推手的角色,首先欧洲国家更加依赖美国,因为大家感觉到了俄罗斯的威胁,就更加依赖美国;其次美国想通过这种战略包围,挤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其实也没想到俄罗斯会出兵,而随着俄乌冲突升级,美国将计就计,现在是通过舆论战来拖垮俄罗斯。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智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