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推网

两套房以上的“囤房客”注意!3.4万亿“热钱”跑了,凛冬将至

2022-03-07 10:47:03

北京剧本杀 https://www.td010.com

深圳投资客火了。

在杭州,有市场传言,未来科技城某新交付楼盘出现了大量的深圳买家。

据钱江晚报记者探访,有中介称:“有一个经纪人5天卖了5套二手房。正常情况下,一个经纪人短时间内不可能卖出这么多,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前段时间接了一个深圳买房团。”

在广州,南沙多个一手盘销售表示,深圳、东莞客户占到一半,与广州客户相当。市场一热,价格随之上扬,金洲-蕉门河板块十一期间均价已达到2.75万/平,居外围区最高水平。

南沙区某项目直接把“见证过前海的深圳人比广州人更懂南沙”的标语挂在了醒目的位置。现场人员透露,来自深圳东莞和广州的买家占比各约一半。假期前三天,认筹已超过400位,人太多的时候,需要排队等待销售讲解、带看样板房。

究其原因,与深圳“7.15购房新政”(落户满3年+3年社保或个税才有购房资格)有关,深圳买不了,就跑到其他城市去“囤房”。

问题在于,投机客们这么心急火燎的买房,还想在其他城市重复深圳房价高涨的历史,有这么容易吗?

答案是否定的。

对2套以上的“囤房客”来说,未来的调控环境只会越来越严,现在费尽心机排队抢到的房子,看似能享受到“一二手倒挂”的差价,但在限售、限购、限贷等多重约束下,房子极有可能会“砸在手里”。

比如,多个城市加码调控,措施花样百出。

按照贝壳研究院统计,全国共有44个省市67次推出房地产相关政策,其中,常州、沈阳、杭州、东莞、无锡、深圳、南京、宁波、大连、成都、马鞍山、十堰、唐山、银川共14城发布了有关规范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限售、限购政策,并提高贷款和房产转卖门槛。

此外,在住建部召开部分城市房地产工作会后,参与会商的6个城市均出台楼市调控政策。

沈阳、常州、长春、唐山、银川在住房信贷政策方面进行差别化调整,通过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限售等多种手段来实现对房价的调控。

徐州、绍兴又迅速发布调控措施,新房价格一年内不得调整,拿证未满2年或网签未满5年,不得转卖。

一个很明显的趋势是:假如三四线城市都开始大规模祭出限购、限售措施,那以杭州、深圳、宁波、东莞为代表的一二线城市,未来政策的力度只会更严,这关乎楼市的“底线”。

一边是调控氛围日趋严厉,另一边是高层对于房地产资金面的严格限制。

银保监会银行检查局副局长朱彤在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房住不炒政策得到有效贯彻,银保监会持续开展30多个重点城市房地产贷款专项整治,加大对首付贷、消费贷资金流入房市的查处力度,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得到有效遏制。

除了遏制短期资金流入房地产,高层还有一个“大招”。

据第一财经报道,根据监管要求,银行系统计划处置不良资产3.4万亿元左右,已处置1.1万亿元,仅占全年的三分之一左右,由此足见下半年不良资产处置的压力。

前段时间,银保监会高层接受采访时说:“预计银行业将处置不良贷款3.4万亿元,比的2.3万亿元加大了力度,处置力度会更大,因为很多贷款延期了,一些问题才会暴露出来。”

离年底只剩两个多月的时间,去掉处置的1.1万亿,将处理2.3万亿,未来一个月时间,保守估计会处理至少1.5万亿的不良贷款。

也就是说,将处置3.5万亿的“热钱”,尤其是容易流入楼市的信用资金、个人消费贷、经营贷,这些热钱跑掉之后,房价很难有反弹的动力。

一叶落而知秋,对房地产行业来说,一场凛冬即将到来。

房企这边,三道红线新规发威,上证报指出,“三道红线”政策将于2021年起在全行业全面实施,并力争让房企在三年内完成降负债的目标,开发商手里越是没钱,就越不能向市场借钱,直接给没实力的房企“断粮”。

个人购房者这边,有大行收到通知,监管机构近期要求大型商业银行压降、控制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房地产贷款规模,多家大行新增涉房贷款占比要降到30%以下。

看到没有?开发商、热点城市、购房者、购房资格、卖房限制、房贷限制,这是一张全方位、无死角的“大网”。

房企再也不能高杠杆拿地,融资收紧,没了地王,剩下负债率高的房企只能快点降价促销。

投机客就算符合限购条件,现在银行压降个人房贷额度,年底很有可能房贷批不下来,钱已经花出去了,房子却悬在半空。

热钱跑了,整个行业都会恢复理性。

如果只有一套自住房,随便房价涨跌都无所谓,躲进一家人的小屋,管他楼市的冬夏与春秋。

如果手里有2套房,即自住房+改善房,接下来谨慎一些即可,只是地处核心城区,有地铁和学区加持,依然可以持有。

假如你是典型的2套以上“囤房客”,趁现在还有喘息之机,早点把地处偏远、人口流出、无产业支撑、楼市狂热期高位接盘的房子出手,否则守着几套空房,与一堆钢筋水泥没什么区别。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智推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