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6 03:02:02
8985电影网免费看大片 https://www.8985.xyz
来源:SEVEN调研纪要
最近看到一份金域医学交流纪要,内容很丰富。
河南:
公司没有什么问题,人也没什么问题,已经出来了。(编辑表示很惊讶)
当地业务受影响也不大,事发后,河南安阳还受国务院调度去负责核酸检测郑州金域都在正常检测机构内,现在有好几百人在保障冬奥,苏州、无锡等都还在全力支持。
DRG/IVD影响:
IVD集采在安徽,还没有看到太明显的影响。
DRG虽然计划未来三年完成,但各地速度不一样;广东部分三甲医院因为DRG压力大,开始希望公司帮忙建设整个实验室、整体外包。
以往做不了的项目,不会因为换了供应商就可以做了;公司可以做整体外包,之前包10个,现在100多。
三甲的动力就是成本压力大,现在希望整体外包,这是核心问题。
医院自己做挣10元,外包给金域,至少能让医院赚15以上,这是ICL的基本逻辑,收入归医院,金域是成本。
哪怕一些大项目,任何单体医院都很难和金域拼成本展业:
规律上,越顶级的医院外包意愿远差,但目前公司在广东已经有一些很大的医院有外包尝试了,未来有实质的话会公告。
目前还是和各家医院单独谈,今后长期可能会医保直接和第三方结算,但医院的利益需要平衡。
实验室:
2017年有37家,现在各家实验室应该都已经利润稳定?稳态水平?
这几年状态不正常,但目前的运营实验室都可以盈利,不过新冠/非新冠拆不出来。
稳态水平难以预测,但新建实验室一定会逐渐创收。
假设没有新冠?
常规净利润率会往上走。
公司自己也拆不出来新冠、非新冠的净利润,毛利可以拆出来。
公司为新冠的额外投入有,但不多,而且类似PCR设备除了新冠之外,也可以做别的,人员增长也不是很明显,没有因为新冠额外增加太多人手和设备。
孙公司下沉:
基于对未来市场判断,看好DRG,现阶段中国检验几千亿盘子普检居多,但政策环境决定了普检医院都不外包(90%院内)。
DRG深化后,医院压力变大,会有很多普检项目出来。
公司普检生化发光很少(因为几小时要出结果,公司实验室都在省会,目前物流条件没法做)。
公司建设孙公司吃的不是现有的量,是吃未来的量。
子公司有完整的体系,检测,物流,行政,采购……孙公司可能只有实验室,业务员/物流还是子公司的,孙公司只做实验室,保障普检、实验室,可能少量物流和销售,吃的就是时效性满足医院普检项目的市场。
现在不干,3-5年后DRG起来了再干就晚了,资本开支目前不大。
是否有类似肿瘤医院上海,样本不能外送的政策?导致燃石、泛生子压力很大?
行业越规范,对公司越好,公司和医院签合同,而不是和科室的医生合作,医生收现金(特检公司常用营销手段),未来逐渐正规化之后,会有更多整顿有些医院会明确发文,“本院已经和XXX签订协议,严禁科室私自送出医院诊疗”,治理之前的灰色检测外包,公司不做类似的事情,因此国家要求规范后,公司会受益。
竞争格局?近年一些小公司崛起,包括IVD成立的服务公司?
IVD公司做ICL,很多都是为报证期间创造收入,IVD报证明周期很长,需要2-3年时间,这期间没收入,IVD证报出来之后,很多就不积极做了,因为ICL的毛利仅仅是IVD的净利,一旦IVD出来了,就不怎么做了。
跨区域接样本的优势?
比之本土化,还是有优势的,运费在成本中占比不高(实验室成本最大是试剂+人工,占60-70%),而且物流大之后对运费还有进一步摊薄
新冠?
百年难遇的好项目,难度不大,量很大,很多小企业暂时赚了不少,但小企业不会因此获得能力的大提升。
随着新冠价格降低(广州32.5元),目前小实验室基本上已经赚不到什么钱了,今后小企业的短暂繁荣会消除。
现在不少小实验室都在试图卖了。
成熟的检测中心,趋势?
各地净利润率与物价有直接关系,云贵川单体检测中心,新冠前利润率17-19%,江浙肯定到不了。
非新冠业务,公司认为利润率还在持续上升。
MRI、CT、影像、IVD、医院信息等最新研究报告
2021MRI报告
2021年影像设备报告
2021年中国CT报告
中国医院信息状况调查2019-2020
医疗器械流通领域报告
点击关注“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后台回复关键词“8888”,即可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