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7 02:34:03
6564影院免费看大片 https://www.6564.xyz
短道速滑5000米接力比赛结束后,武大靖紧闭双唇、面色凝重,不甘心三个字全都写在了脸上。
他的第3次冬奥之旅宛如坐过山车:混合接力旗开得胜,1000米意外重滑后体力不支,500米又遭到黄大宪犯规无缘决赛。最后的接力中,他帮助中国队从第5超越到第3,但队友一次失误葬送了他的努力。
所幸,一块金牌入账,让他的结局虽有遗憾,却也不是全无收获。
5个比赛日,武大靖一共跑了13枪,28岁的他已经无法复制4年前在平昌的巅峰状态,但他毫无疑问拼尽了全力。用他的话说:“我不知道下届冬奥会还能不能参加,所以只能把每一场都当作最后一场。”
夺得平昌奥运会500米金牌之后,武大靖难得放纵了一次,跑到奥运村的麦当劳要了两个免费的冰淇淋,一杯可乐——上一次吃这些东西,已经是八年前的事情——一向严苛的教练假装没看见。
这个东北孩子的最爱不限于碳酸饮料、锅包肉、麻辣烫,看到烤串走不动道,做梦都想吃个痛快。然而干了短道速滑这一行,武大靖只能压抑对美食的欲望,给味蕾一个无期徒刑。他放弃了很多,不只美食,还有整个童年,与父母相处的时光。
10岁那年,武大靖在电视上看到了大杨扬、李佳军,觉得这个项目很刺激,也想试试。母亲吕玉香觉得孩子有个爱好,还能锻炼身体,练练也挺好,父亲武志卫没有明确反对,只是有点担忧,这个项目太艰苦。
当时佳木斯没有室内冰场,冬天只能在室外,顶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训练,即便如此,冰场仍然很紧俏。像武大靖这样初学的孩子,只能分到凌晨四点的时间段,多年以后他仍然忍不住感慨:“佳木斯的冬天可真冷啊。”
凌晨四点,武大靖在一片漆黑中开始一天的生活。吕玉香用自行车驮着儿子,迎着刺骨的寒风艰难骑行,街上除了环卫工人和卖早点的,几乎空无一人。滑冰场的条件极其简陋,四周没有防护设施,只要滑出赛道就会一头扎进雪窝,武大靖总是爬起来拍拍身上的雪,然后继续。场边有一个临时搭建的帐篷,等待的家长在里面生起火炉,武大靖每滑十几分钟就要进帐篷烤烤脚,缓一缓。
很难想象,武大靖拿到的人生剧本并不是天才横空出世。第一次上冰,武大靖摔了107跤,吕玉香一直记着这个数字。启蒙教练李军回忆,小时候的武大靖很淘气,没什么天赋,跑步总是跑不过别人,但是这个笨小孩带着一股天生的狠劲,执拗地认为,只要练得比别人多,总能有所进步。
武志卫是一名普通工人,吕玉香干个体户,家里条件有限,给儿子买的装备都是旧的,冰鞋大了,就用卫生纸垫在脚后跟。武大靖的脚经常磨坏,血肉模糊,练完脱下冰鞋,袜子粘在脚上脱不下来,第二天该上冰还是上冰。
吕玉香心疼儿子,别人家孩子的童年无忧无虑,而武大靖只有训练、训练、训练。更让她心疼的是,儿子小小年纪就离开了家。2007年,江苏队来黑龙江挑苗子,相中了武大靖。得知南京的训练条件更好,有室内冰场,武大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那一年他13岁。
拿着妈妈给买的卧铺票,武大靖只身南下。少年对离别还没有太深的感触,火车开动,他透过窗户,看着边哭边跑的妈妈,没有太多伤感,只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现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离开家乡的新鲜劲很快过去,武大靖开始想家,每天高强度的训练国后,他只能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第一次受伤也让他真正认识到这个项目的危险性。武大靖只记得几个人撞在一起,天旋地转,几把冰刀在眼前乱晃,脚踝被切开一个口子,血染冰场。
武志卫和吕玉香赶到南京,夫妻俩没有因为这场意外强迫武大靖放弃,练或者不练,都由儿子自己拿主意。对武大靖来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武志卫临走时给儿子留了一句话:“要是不想练了,往家打电话,我来接你。”
在江苏队,教练朱雪松发现了武大靖的特别之处:身体素质差,但是聪明,冰感好。挖掘这种类型的运动员,需要独到的眼光,而李琰成了武大靖的伯乐。
2010年,武大靖在一次全国比赛中拿了几个冠军,他觉得冠军其实没有太大的含金量,只是别人没当回事,没有自己那么想赢。正是这次比赛,武大靖被李琰看中。收到征召的武大靖满心欢喜,觉得自己离世界冠军又近了一步,万万没想到,进入国家队的第一个角色是女队陪练。
训练时一次又一次被女队员超越,武大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挫败,没有什么比师姐周洋的回眸一笑更有杀伤力,让他忍不住想打人。李琰也不停用激将法:“连女孩都滑不过,还练什么呀,别练得了。”
那段时间,武大靖过得很压抑,心里扎着一把刀,总是睡不着觉,他不敢再奢望世界冠军,只想踏踏实实留下来,不再做国家队的边缘人物,练得最狠的时候,恨不得给自己掐人中。然而到了2012年世界杯,男队6个名额,还是没有武大靖。
目送队友乘坐的大巴离去,武大靖失落至极,扪心自问:什么时候才能坐进车里,而不是留在这里?作为一个天赋不高的运动员,除了付出更多的努力,也需要正确的方法。
在不需要做陪练的日子里,武大靖希望有所改变,于是找到了助理教练,帮助他制定特训计划,利用录像进行复盘,和高手的视频作对比,纠正错误姿势,强化技术要领。体能不行,那就每天别人多做四十分钟的大阻力骑行训练。
17天过得特别漫长,然而这次特训像《灌篮高手》里的樱木花道一样,受到了明显的效果。队友比赛归来之后,发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笨小孩突然开窍了。很快,武大靖如愿以偿,坐进那辆大巴里,成为拥有按摩待遇的主力队员,2013年他拿到了第一个世界冠军。2014年索契冬奥会,又获得了500米亚军,2015年他在500米项目的积分位列世界第一。
刚进国家队时,武大靖面临的压力是能不能留下,到了平昌,压力变成了夺金。尤其是中国代表团前14天一金未夺,短道速滑队收获9次犯规,人人都知道,男子500米几乎是最后的机会,这种压力让人窒息。
武大靖早早关掉了手机,在奥运村低着头走路,不想遇到任何熟人,这时候太多的鼓励也是负担。然而武大靖也承认,压力越大越能激发出自己的潜力
决赛当天,武大靖没有注意,主教练李琰悄悄地换上了领奖服,他心里没底,不知道能不能滑下来。然而枪响之后,武大靖再也没有看到任何对手,教练的喊声模糊不清,他只能玩命滑,这是一个笨小孩的本能。
冲线的一刻,武大靖大喊了三声,随后滑到场边跟李琰拥抱。现场吵杂,他只听到教练不停地说:“好样的。”千里之外,他的家里,吕玉香冲进武志卫怀里,失声痛哭,他们调皮捣蛋的儿子,一个公认天赋平平的孩子,拿到了中国短道速滑第一块男子项目的奥运金牌。如今,这块金牌被锁在保险箱里,武大靖说:“我妈是怕别人拿走了。”
武大靖很快感受到这块金牌的分量,出入机场引起围观,跟朋友吃饭被记者偷拍,为女神江疏影颁奖,参加各种综艺节目。做明星的感觉很好,武大靖觉得很好玩,不过他清楚,自己最大的价值仍然在冰场之上。平昌之后还有北京,训练基地的标语时刻提醒着他: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耽误不起。
受疫情影响,近两年的国际比赛并不多,去年年底的短道速滑世界杯分站赛,武大靖状态一般,直到第四站荷兰才夺得500米金牌。28岁,对于短道速滑运动员来说,已经是个不小的年龄。
“我不知道下届冬奥会还能不能参加,所以只能把每一场都当作最后一场。”
北京冬奥会,武大靖身上肩负着比4年前更大的期望和压力,他希望能在家门口收获一个完美结局,但最终的经历却宛如坐过山车一般:
混合接力旗开得胜,1000米意外重滑后体力不支,500米又遭到黄大宪犯规无缘决赛。最后的接力中,他帮助中国队从第5超越到第3,但队友一次失误葬送了他的努力。
5000米接力结束后,武大靖紧闭双唇、面色凝重,不甘心三个字全都写在了脸上。
所幸,一块金牌入账,让他的结局虽有遗憾,却也不是全无收获。
5个比赛日,武大靖一共跑了13枪,28岁的他已经无法复制4年前在平昌的巅峰状态,但他毫无疑问拼尽了全力。
很多人猜测这是他的谢幕之战,但武大靖说,暂时还不想退役:
“当我真的站在赛场上的那一刻,我发现自己根本舍不得说再见,舍不得离开这个我深深爱着的项目。只要国家需要,只要身体允许,我还会一直站在冰场上,绝不认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