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3 01:58:02
私人影视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siren.run
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开学一周多了,你家孩子适应了吗?
最近几天,每天早上都能听到几个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今早邻居乐妈说,这都10天了,每天早上送去学校还得哭一阵。
前两天,幼儿园开学的现场新闻爆上热搜。广州一家幼儿园一度场面失控,哭声此起彼伏,最后老师实在没办法,不得不用身体堵住教室门。
看得我是既想笑又心疼。
可能大家都知道,孩子刚入园时期的哭闹,多半是因为分离焦虑。可为什么有的孩子哭闹严重,有的孩子却啥事没有呢?
事实证明,孩子的入园反应,除了跟性格相关,还跟家长的引导和准备有关。
什么是分离焦虑
研究发现,孩子在6岁前,需要通过看到身边的人来获得安全感。而3岁左右的孩子,每15分钟就要检查一下熟悉的人是否在身边。
因此当孩子到了陌生的环境或亲人不在身边时,就会失去安全感而产生分离焦虑。具体表现为不安、不愉快等情绪反应,当孩子哭着喊着不要你离开时,就是分离焦虑的表现。
一般来说,分离焦虑有两个高发期。
一个程度较轻,多发生在6~8月龄左右,这时妈妈往往面临产假结束开始上班,而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无法区分“短暂消失”这个概念,看不到妈妈,他们就以为妈妈消失了,因此而哭闹。
缓解这个阶段的焦虑,相对比较简单。
首先,从宝宝3-4个月左右起,多跟他们玩躲猫猫游戏。一开始可以只是简单地挡住脸,过几秒钟再拿开,然后逐渐延长“消失时间”。这样宝宝们就会慢慢明白,有些东西消失了是会回来的。
其次,有时候宝宝哭闹是因为对我们的行动没有预期。突然看不到妈妈,会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因此只要我们在出门之前跟他说好,要出去干什么,大概多久回来,宝宝是能够接受的。尽管才几个月大,他们其实完全能明白。
我儿子在8个月左右,也是我产假结束后开始上班没多久,出现分离焦虑症状。
后来我上班前,都会重复告诉他几遍“妈妈去上班,中午就回来”,一开始他还是会哼哼唧唧表示抗议。
过了一周左右,他慢慢知道了我大概什么时候回家,心里有了预期,就会在差不多那个时间趴在窗台等我。分离焦虑也慢慢消失。
第二个高发期就是在3岁左右。也可以称之为入园焦虑。刚上幼儿园的宝贝突然到了陌生环境,安全感缺失,而持续哭闹。
虽然从行为上来看和第一次的分离焦虑大同小异,但由于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入园焦虑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虽然,入园焦虑几乎不可避免,而且不同的孩子焦虑程度也不同,好在,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很大程度上缓解孩子的入园焦虑。
怎么缓解入园焦虑
有的孩子入园焦虑只维持一个周,而有的孩子会持续一个学期、一学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
1.做好心理疏导,少告诫吓唬。
首先,要对孩子的焦虑情绪给予充分的理解。帮助孩子将老师或者好朋友发展成孩子在幼儿园获取安全感的来源,孩子对幼儿园有了安全感,就不会再抗拒,进而喜欢上幼儿园。
放学回家后,引导孩子分享幼儿园的一天。“幼儿园里有什么好玩的玩具?”“老师为什么给你小粘贴?”“你今天和谁一起做游戏了?”
利用这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促使孩子自主自愿去上幼儿园。
万不可妖魔化幼儿园。
之前听到有的妈妈拿幼儿园吓唬孩子“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幼儿园去”“老师在家里装了监控,一会儿就来接你了”,这只会加重孩子对幼儿园的恐惧心理,加深分离焦虑。
另外,在入园之前我们还可以用参观幼儿园和讲解幼儿园绘本等办法,让孩子提前了解幼儿园,对幼儿园生活产生期待。
2.提前教会孩子自理,减少恐慌心理。
北京师范大学陈帼眉教授指出: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与作息制度以及幼儿独立的生活能力,也影响幼儿的分离焦虑。
幼儿对父母的依恋,除了心理需要外,还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父母能满足他们生理上的需要,如:吃、喝、拉、撒。
所以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要逐渐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让孩子知道自己成长了,不是什么都不会的小宝宝了。
朋友金金妈妈分享过她的办法:
金金很喜欢动画片《超级飞侠》里的乐迪,在家时不时的模仿乐迪出动帮助别人,在金金入园前半年的时间,她运用这点对孩子进行培养。
“乐迪需要妈妈擦屁屁吗?”“乐迪挑食吗?”,一个榜样充分激发他自主学习,并因此养成习惯。
孩子拥有足够的的自理能力,就会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3.家园合作,制定相仿的作息制度
孩子一开始难适应幼儿园,还有很大原因是作息制度的差别。
家里存在太多随意性,起床时早时晚,如果没有提前适应幼儿园作息,孩子生物钟突然改变,引发身体不适,自然也会影响情绪,加重焦虑症状。
看到过一位妈妈分享的做法:
女儿2岁半以前,每天晚上都要10点后才睡,早上8点起,上幼儿园前4个月左右开始调整作息,早上7点起床,每晚8点上床,中间两次加餐等等。总之,一切模仿幼儿园。
开学后,分离焦虑比较轻,很快就适应了,每天去幼儿园都很开心。
4.保持好个人情绪,不要将担心带给孩子。
不只是孩子,其实家长在面对孩子初上幼儿园时,也会有焦虑情绪,担心他们融入不了集体,担心吃不好喝不好,甚至担心自己被孩子忘记。
邓超在送孩子去幼儿园途中脑补了一出大戏:
正如孙俪吐槽的那样,家长的过度担忧和一步三回头,会加重孩子的入园焦虑。尤其是当孩子处在入园焦虑第一阶段时,会因为父母的退让而愈演愈烈。
所以,我们在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后,要坚定的转头,纵使泪在眼眶打转也要给孩子传递这样一个消息——孩子,有些路,你要自己走。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相聚为目的,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分离。
进入幼儿园,孩子的人生进入新的篇章。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做好准备,然后适当地放开双手。
点个「在看」,愿所有孩子,都能安然度过分离焦虑,快乐地飞向属于自己的天空。